2023年4月29日 星期六

20030907鷂婆山、南勢山、洗水山一日行

 

1. 鷂婆山:二等三角點 NO.1123 標高901公尺 — 由苗栗大湖轉苗61線至小南勢左轉有指標往大興,至大興派出所取左行往清安方向,經過【玉竹園】的指標牌續行,於一反光鏡旁有【天然居】指標牌此為登山口。

2. 南勢山:三等三角點 NO.6631 標高1038公尺 — 見大興派出所時,取右行往南灣方向亦有一往《南勢山》的指標,續行約900公尺注意右邊電線桿《大份田枝58》,即轉左旁有登山布條及路口有住家,一開始都沿著右行往上行,至一上坡叉路旁有一電線桿時左行,會經過果園、農舍和一段泥土路之後,不久取左行至登山口,注意沿路的登山布條。

3. 洗水山:三等三角點 NO.6630 標高1609公尺 — 由汶水轉清安後接苗62-1線,過清安國小不久即左轉錦安道路往錦水方向續行不久,取右行接【東山農路】至【東山橋】右轉沿路上行至最後水泥路時,變為泥土路時左轉,見到一民家果園旁為登山口或若由大興前來亦可接到苗62-1線。

日期:2003/9/7

天氣:晴轉陰雨

人員:獨自一人

行程如下:

0530 新竹出發。

0650 大湖市區準備食糧。

0735 鷂婆山登山口。

0745 登山口一路行來,都在桂竹林中輕鬆的穿梭。

0750 遇到一段陡坡必須要拉繩,並有傾斜坡的岩壁要攀爬。

0805 上到稜線以後的路就較平緩。

0810 到達基點展望不佳,有指標可往清安。

0840 循原路下到登山口。

0915 好不容易找到南勢山的登山口,整座山幾乎佈滿了產業道路,而且叉路又多。

0920 沿著廢棄的產業道路上行到達山路口。

0930 展望亦不佳。其旁唯有一小口可見遠方的山巒和道路,一路上見不少橫倒的杉木,要很注意走過的路徑,有時會短暫的找不到路,路上不時可見動物的排遺。

0945 至登山口因為時間還很早。不知道南勢山這們快就登頂。因為當時手中任何的登山資料,心想往清安方面看看。突然想起哪裡有座洗水山,至今還未登臨。

1115 費了不了時間,我終於找到登山口。這登山口,其實自己也不很確定這是否是洗水山的登山口,不過「既來之,則安之」。

1130 沿著水管路上來路徑較清楚,不過以後的路雜草太長掩蓋到路徑,拿起山刀一路砍上來,覺得有些累。有不少的倒木橫亙於路中,走起來有些跌跌撞撞,至此開始有一些零星杉木出現。

1205 見到一大片高聳而密集的杉木林,往後路徑變得較明顯,不過一路上都是往上爬。

1225 一條黑色斑點的小蛇,死賴在路中不走,用棍子強力驅使,才心不甘情不願的離開。

1305 路旁出現不少的蕨類。

1315 到達基點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和一顆已斷頭的基點。回來查資料才知道,它是一顆森林三角點,這裡也是沒有展望,有指標往半天寮。不過到處都是登山條子,好不熱鬧。可見洗水山現在是炙手可熱的名山,至此才確定登對了山。

1440 快要到登山口時,突然天色變得很暗,好像要下大雨的樣子。

1445 一股作氣衝到登山口,正巧大雨霹靂啪啦的下起來了。來到停車處騎機車至泰安溫泉泡澡。

 

 

 

 

20030906南庄橫屏背山逍遙遊

 日期:2003/09/06

人員:獨自一人

◎橫屏背山: 二等三角點 NO.1111 海拔780 公尺 登臨容易。

     由頭份交流道下往獅頭山方向或由竹林交流道下接台3線,於三灣市區尾接台124縣道,經過龍門隧道口後見到田美二橋時左轉進入,循著"玉麟慈惠堂"的指標前進,前段為柏油路後變為水泥路,不久到達最後農家,此為登山口,上行可見到"橫屏山景觀瞭望台"(單程約1小時)的指示牌,續行為橫屏山觀光農園及幾棵巨大的樹木,之後山路轉為之字型的緩坡,來到叉路口有藍天隊指示牌說明–右往橫屏背山約10分鐘,左往內大坪山、東河國小約180分鐘–取右行抵達基點不遠處,為廢棄的林務局瞭望台,循原路回來.

 

 

 

 

20030830司馬限林道一日遊 :北坑山、東洗水山、盡尾山

 

日期:2003/08/30 天氣:晴 人員:獨自一人

交通路線:

新竹走台3線至大湖市區轉苗61縣道往小南勢方向, 沿路有叉路皆不取 續行往中興的指標不久過中興檢查哨, 遇叉路取右上往細道邦(出火)方向, 至十字路口取左往梅園至二本松進入約5公里到雪霸國家立牌。司馬限林道裡面路況不佳內有北坑山、東洗水山、盡尾山三山。

三山資料:

1.北坑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 6616 H2162M

登山口: 雪霸國家立牌進入約9.6公里處上行約70,下行約50分。

2.東洗水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6614 H2264M

登山口:雪霸國家立牌進入約7.3公里 上行約1小時 下行約40分。

3.盡尾山:有一顆二等三角點1535 H1841M

登山口:雪霸國家立牌右側 上行約35分下行約30分。

 

20030622雙峰山-長坑山-三角山輕鬆行

 日期: 2003/06/22

          今日逛完勝興車站,對於觀光區人潮有些不太習慣,原本想要去騰龍斷橋哪裡瞧瞧,最後打消念頭。突然想到謝永河前輩所著「北部郊山踏查行」第二集中的雙峰山就在附近決定前往。走苗49鄉道至三義轉台13,往銅鑼方向至"竹圍"右轉產道上"和平慈惠堂"將車停在廟旁。慈惠堂是一間奉祀王母娘娘的廟宇,這裡香火鼎盛,已經停滿了車。由廟後上去就是雙峰山的登山口,雙峰山顧名思義有東西二峰,由廟後上去那一座是雙峰山西峰H538M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局,在此設有地殼變動基準點,這裡的展望頗佳。東峰是往員屯山方向,由西峰過去約78分鐘,亦無基點,上有一基地台。沿稜線往三角山方向約50分到達長坑山 H580M ,有一顆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續行約1小時就來到三角山下的樂山亭,由此可下"三義伯公廟"。由後方再行5分鐘即是三角山, 又名雙湖山、松樹江山 有一顆三等三角點 157H567M。由此觀賞到中山高速公路的車流及三義市區,展望視野極佳。採原路折回,結束這次輕鬆之旅。

20020824加里山初訪

 日期:2002/08/24  天氣:   人員:獨自一人

         上次訪鵝公髻山時,邂逅了新竹市西門國小的四位老師,得知上加里山之路,已經變得康莊大道。曾在民國87年,也就是賀伯颱風過後的那一年,來到加里山山了下的鹿場。賀伯颱風可說是造成台灣嚴重災害的颱風之一,土石流沖毀了南投的信義鄉神木村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往後的那幾年只要有颱風就會伴隨著土石流,賀伯颱風幾乎台灣土石流的代名詞。當然在賀伯颱風之前台灣就有土石流,不過多在新聞報導過後沒多久,就被人們忘的一乾二淨。這裡雖然已經過了一年,道路崩榻的慘狀,依然是四處可見,車輛只得沿著河道旁上下險象圜生的穿梭,顛簸的路面,不時的撞到底盤,如今想來心中仍有些餘悸。當時過石門之後並沒有舖上柏油,行駛在高低不平的石頭路上,忽高忽低、搖搖晃晃,好不容易撞抵到鹿場。

        大約十點光景,心中浮現想去加里山的念頭。由新竹出發,經寶山、獅頭山後山公路,轉往南庄市區,取左過大東河,路面寬大易行,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到達鹿場時已接近十二點。遇叉路口有通往風美瀑布的指標牌,取右前行山路狹窄,不易會車,路面上則充滿了積水。就在抵達鹿場的前夕,突然下了一場傾盆大雨。山上的雨水很快的聚集,使得往上坡的道路已成為一條小河,正在四處流竄,再往上行則是養鱒場,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這裏圈養著數頭牛,和幾隻小狗正向我這個不速之客狂吠。到達風美瀑布入口,指標牌寫到須涉溪水,心想雨後溪水有暴漲的危險,還是循原路返回鹿場。

        雨後的鹿場顯得特別的冷清,沒有多少的遊客,找到一家名叫風美山莊的旅社,決定今晚在此投宿。這家山莊門前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登山布條和登山社的名牌,要價三百元,算來還算合理。不一會又來了一群中壢的山友,頓時山莊變得熱鬧了起來,開始唱卡拉OK,吵雜的聲音和這裡的寧靜顯得有些不搭調。

        隔日清晨六點,由山莊出發,開始步行到加里山登山口,過了一葉蘭專區,仰望下方的山景,彷佛是一位剛出浴的少女,那樣撫媚動人。六點五十上到登山口,這裡有一戶民宅。立有一往加里山和哈堪尼山的路線解說牌。循此水管路入高大筆直的杉木林,鬱鬱密林有些陰暗,遇叉路口左上可去哈堪尼山,待下次時再來造訪。下到風美溪,冰涼清澈的溪水,夏日來此野餐,定是一處不錯的地方。過溪後,山路陡峭,沿稜而上過一大石巖,爾後踏上加里山的舊台車鐵道,據說可通道鹿場大山。再越過一處小溪澗,不知不覺的來到加里山的鐵皮山屋,高度約1700公尺左右,在往上行仍是上坡路沿途盡是盤根錯節的樹根,樹根的表面磨得光亮無比,有些濕滑難行。上到1800多公尺附近,這裡的杉木林最密集,難怪這裡起霧時往往讓人迷失方向。

        續上就來到7號樁牌,由原來的衫木純林,轉變為雜木林,開始出現中級山的原始風貌。再過八號樁牌,路面平坦好走。續行不遠,前方有一不明顯叉路,往右可通往紅毛山,大坪、光天高山,仍取直行。進入祼岩區,須手腳並用,非常過癮。再前進到9號樁牌處,右有叉路可通紅毛山約200分鐘,路旁有一棵巨木。這裡由加里山下來很容易分心而錯下該處,回程時必須小心謹慎。取左上之路,過乾河床,一路上石壁洞穴加上樹根交錯,攀繩陡上,正在考驗著登山者的意志。上稜線後,出現矮箭竹,九點左右終於到達加里山 一等三角點,基點位於大石壁上,此處腹地並不大,好在今天是第一個上山的,這時雲海景象變化萬千,在此大飽眼福一番。駐足約30分後,循原路下山,中途遇到熱心山友招待香醇的紅茶,喝一杯精神百倍,到了十二點半光景終於回到

 

20020823油羅山之行

日期: 2002/08/23

     多年來盼望已久的油羅山之行終於要實現了。清晨下了一場傾盆大雨,有些擔心無法前往。七點多雨已停了,但是天空中仍有一層很厚的積雲,八點整裝出發。往五峰方向前進,九點多到了花園檢查站辦理入山證,依照 2002/01/06 brownlee(李伯仁兄)等一行的登山紀錄,應由此右轉往羅山方向,一路上注意往左的山路,不久看到往五峰農業試驗所指標決取下行,車行一會兒又覺得不對折回往上,到達竹林國小、羅山派出所,繼續前行下坡路,到達一個部落(後來才知道那是和平部落),問人之後才知衝過頭,再度折返終於找到了羅山林道。剛進去為碎石路路面且積水難行,過林務局羅山分站,確定自己走得的北線,沿途種滿了杉木林,好不容易找到登山口,指標寫到由此上去約120分鐘,這時已是10:15。天空還是陰沉沉,心想「既來之,則安之」,一上去是杉木林和雜木林混生,稍後遇到壘石區,再往上穿過一片竹林,又是杉木林,不久就上了瘦稜,由此登頂約30分,此雲霧仍然瀰漫,接近山頭有微弱太陽光照進來,但是外面還是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紀錄上說天氣好時可見到大、小霸。沿路多在濃密森林中漫遊,走起來蠻舒服,完全不會曬到太陽,基點處並無展望。繼續前行標示,往霞山約5.6小時,向天湖山、天湖部落約180分鐘—中華山岳藍天隊2002.03.19立。目前藍天隊似乎已移師到新竹地區。此時手錶為12:00,開始下山13:30終於到達林道,車行至扇子排山登山口路口,居然放滿了桂竹林,只好放棄。往梅花部落過去探一下,路過內灣回到新竹,今天真不錯又多認識了一條路了。

 


20020820新竹關西石牛山

 

日期: 2002/08/20 天氣:晴 員:獨自一人

     石牛山標高671公尺,三等三角點6274號 ,有著360度的視野,展望石門水庫、大漢溪河谷、外鳥嘴山、馬武督山、彩和山等歷歷在目,是一座輕鬆且值得登臨的郊山。未來到新竹之前已久仰其大名,一股莫名的衝動,告訴我今日一定要去拜訪它。終於找到石牛山的指標,登山口就在李樹下站牌前不遠處,由關西前來在羅馬公路(118縣道)34.5公里,前進不久左轉一產業道路,車行約200公尺處往石牛山的指示牌,右轉至登山口有一新建的石福宮的伯公廟,將機車子停在這裡,沿著溪水邊的水泥路前行,前一段有竹林遮蔽,後一段則是泥土路毫無遮蔭,約20分步行到達最後民家,門牌為錦山72號。

    過其門前再往右行,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登山條子,前行過小溪,至此往上爬行山路有些陡峭濕滑,沿路盡是民家所種的綠竹和筆筒樹。行行又行行終於上到頂端,有一大石塊,左可達彩和山,右轉約10分可到達石牛山,一顆形狀像牛的石頭橫躺在那裡。今日非假日完全沒人,這種感覺真好,四周群山環繞,石門水庫一碧萬傾,現在只有大地伴我遊,在此靜静地飽攬山川美景。該是下山的時候了,慢速的移動到民宅,終於抵達石福宮,告訴我自己石牛山下次我還會再來。

20020623鵝公髻山逍遙遊

 

日期: 2002/06/23

       鵝公髻山位於新竹縣五峰鄉和苗栗縣南庄鄉交界處,標高1579公尺,為北賽夏與南賽夏族分界處,為北賽夏族的聖山。目前要去鵝公髻山大多由大隘進入,若由南庄方向,因路途遙遠且不好行,加上路跡不明,少有人由此前往。

      早上八點由新竹出發前往五峰方向,找到往舊十八兒(sipaji)的道路指標,曲折的山路似乎把我帶到無止境的邊際,突然間發現一輛遊覽車在前面緩慢的爬行,應該也是來爬鵝公髻山的。不知過了多少的九彎十八拐,好不容易到達了大隘。

      登山口附近有一間賽夏風味的餐廳,車子可以停在旁邊。由此上爬會經過一間工寮,一路上都是五節芒,沒有遮陰的地方,被毒辣的太陽曬得頭昏腦脹,還是趕快通過菅芒區,不久來到人造的杉木林,此處變得相當的涼爽。再往上直爬沒一會兒就上了稜線。在箭竹林中穿梭,約一個小時好不容易登頂了,上面視野展望不佳,但掛滿各式各樣的登山條子,可見此山已成為大眾化路線。

      山頂上巧遇四人小組,閒談間了解鳥嘴山與大窩山的登山路況和加里山道路可直達登山口。大伙在山頂上唱歌及泡茶,好不快活,逗留近二個小時。在此告別先行離去,前往白蘭部落去探路。繞了一大段路,才發現到觀光指示圖,已經錯過鳥嘴山與大窩山的登山口,心想下次再來找好了。繼續直行接上南清公路,去了清泉了解一下地理環境,已接近下午五點了,就匆匆返回新竹。

2023年4月4日 星期二

金東坑古道上金和舊道連走草山山腰古道下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8字行

      

         1894年大金瓜露頭發現之初因該山峰之形狀彷如一顆巨大的南瓜故名為金瓜石。嗣後大批採金之人聞風而至,在口耳相傳下,【金瓜石】之名漸為世人所熟悉。日人治台後,於18969月頒布「臺灣鑛業規則」,同年1026田中長兵衛,取得金瓜石一帶之鑛權許可,成立了「田中組」,自此金瓜石開啟輝煌的黃金歲月。

       而 「金東坑古道」1904年《臺灣堡圖》已繪出此路線,古道應在清末已存在。路徑由現今黃金博物館沿內九份溪源而上至半平山入口附近的草山戰備道。隨著金瓜石鑛業興起,當時北勢坑、南勢坑、雞母嶺、燦光寮、石笋、三叉港等居民,挑菜、販魚、賣雜貨及礦場工作,皆由此路前往金瓜石。

       至於 「金東坑」實際開採年代不詳,惟據1899925日臺灣總督府技師齊藤讓所寫《瑞芳及金瓜石鑛山視察報文》中提到:「疏水坑坑口在內九份溪上源,第二坑上方120(36公尺)處,明治三十一年(1898)七月起工。」由此報文推測,此「疏水坑」極可能就是現在的「金東坑」。

        草山東北峰及燦光寮東北峰,查該鑛務課基石埋設年代約在19387月,鑛務課技手岸本勝利所埋設。岸本技手,原籍為廣島縣加茂郡人,生於1898年1920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1928來台任職於基隆郡金瓜石鑛業所,隔年轉任為臺灣總督府鑛務課雇員,到了1936年才晉升為技手。草山地區的鑛務課基石多為岸本技手所埋設,可能和曾任金瓜石鑛業所有關。

下載: GPX檔

山林紀事:

日期:2023.04.04

天氣:晴

紀錄如下:

07:50 將車停在金瓜石保民堂入口。

08:01 沿公路前行,到達黃金博物館入口。


08:04 遇叉路,取右上石階路往黃金神社。


08:06 路底,接上橫向五坑輕便鐵軌,往左行。

08:13 過黃金神社步道入口。

08:18 經黃金博物館,過水泥橋。

08:20過橋後,即往右無耳茶壺山步道。

08:23 循步道前行,再取右進入金東坑古道。

08:40 往內九份溪源頭上行,到達金東坑遺址。

08:45過溪,古道一路上路況良好。


08:47 分叉路,右往稜線路,續上行。


09:11 小崩地,拉繩而上。

09:25 來到草山戰備道,取左行。不遠即是左側半平山入口,再前行右側是燦光寮山登山口。

09:42 來到燦光寮東北峰入口,由此上去4分鐘就看到鑛務課 NO.427 海拔588M,隨即下山。

09:52 續行轉入左側的金和舊道,路面雜草已被清理,通行無礙。

10:11 過半平山大瀑布叉路口。

10:36 取右上草山東北峰,有一鑛務課基石 N0.423 海拔495M


10:44 至和美山五叉路口,稍作休息,折回。


11:26
過草山山腰分岔路,結果走到金和舊道北勢坑入口。

11:40 再轉左上行經富永煤礦,又回到先前五叉路口。


11:46
往左行這回終於看到往草山山腰分岔路,由此進入。


11:51
焦炭窯遺址,附近是否有開採煤礦待查?


12:17
山腰路路面,有時大有時小
,過越嶺鞍部

12:24 有個石洞,往裡面一看居然有個金斗甕。


12:26 田中七號基石,為田中長三郎所成立「田中組」所埋設的基石,實際埋設時間不詳。

12:50 續行接上往草山山頂水泥路,取左下行。

13:00 接回草山戰備道,往右行。

13:31 循戰備道經金和舊道入口、燦光寮山及半平山登山口,來到燦光寮古道入口。

13:35 分岔路,取右下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


13:46 展望點,遠眺下方基隆山連稜及九份、金瓜石聚落。


14:22 一路下到黃金神社步道入口,接上五坑輕便鐵軌。

14:25 沿鐵軌旁步道下行到煉金樓

14:40 出黃金博物館公車站回到保民堂取車回家

 


2023年4月2日 星期日

金和舊道上苦命嶺連走和美山出北勢坑慶安宮福德廟


        金和舊道,在【貢寮鄉志】稱作【苦苓嶺古道】,古道在北勢坑與金瓜石礦山間。清代北勢坑、南勢坑、龍洞坑這一帶農民,俱由此路挑著茶業或菁澱前往暖暖販售與藍染。日治以後,金礦業興起,茶葉、大菁沒落,當地居民循此路前往九份、金瓜石礦場工作,此舊道又有【做工仔路】之稱。到了民國六十年代,因北勢坑內煤礦之開採,闢有運煤產道,可通金瓜石頂新山。

       現今【金和舊道】,路由台2線約90K【和美一號】橋進入,經北勢坑慶安宮福德廟,抵達最後福德祠,此段古道已被產道所取道,由此開始步行到達【富永煤礦】附近取左行,接上舊運煤產道,此產道繞行草山東北行,接上草山戰備道後,往右行於過【半平山】入口不遠附近,即取右下沿內九份溪經【杉仔湖】下到【金瓜石黃金博物館】,此段現稱為【金東坑古道】。  

      【苦命嶺】與【和美山】,此二山為草山延伸到龍洞岬的支稜。【苦命嶺】有一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海拔428m。此山原稱為【苦苓嶺】,因昔日山嶺長滿了苦苓(苦練)樹。日治以後,當地居民走【做工仔路】,必須早晚辛苦攀登此嶺兩回到金瓜石、九份,因而有了【苦兩嶺】稱呼,久而訛化為【苦命嶺】。而【和美山】又稱【蚊子坑山】,三等三角點 NO.1041海拔355M。蚊子坑,現稱為和美,顧名思義此處早期有蚊子滋生聚集之意。


下載: GPX

日期 : 2023/04/02

天氣 :

隊伍: 中華山岳藍天隊

領隊:江啟祥

嚮導:陳大鎮、楊勢銘

人員:25

紀錄 : mori

山林紀事:

08:00 2 90K和美一號橋頭集合。

08:09 循北勢坑產道進入,到達慶安宮福德廟,在此停放二輛接駁車。


08:13 產道底,另一座北勢坑內福德宮,停車後開始步行。

08:42 轉為廢棄產道到達三叉路口,左往昔日草山山腰運煤產道,取上行五叉路口。


08:50 抵富永煤礦遺址,可見廢棄輕便鐵軌、舊事務所及洗煤槽,順找鑛務課基石No.857號,大夥尋找許久,仍然未果,只待有緣人?



09:11 上坡路,到達五叉路口,左往昔日草山山腰運煤產道,可通草山戰備道,直下石梯坑古道,取右行往苦命嶺。


09:35 循稜線路前行,大致為雜木林,通過一處芒草林。

09:45 426峰,舊指標牌已模糊不清。


11:23 一路上可看到草山、半平山身影,到達 苦命嶺 又稱紅毛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海拔428M,位於密林中無展望,在此午餐。




12:13 午餐過後,朝和美山山稜線而行,遇分叉路,左往南雅山8.5稜,續往前行。


12:51 拉繩陡下路,到達小溪旁稍作休息。


13:11 上坡路,第二分岔路,左往和美池、龍洞2號橋,續行往龍洞灣岬、北勢坑口。


13:13 和美山又稱蚊子坑山 三等三角點 No.1041 海拔355M,此處可遠眺龍洞灣及鼻頭角。



13:20 第三分岔路,直行下往龍洞灣岬步道,取右下北勢坑口

站。


13:37 經溪澗豆腐岩奇景。

13:38 第四分岔路,直行往北勢坑站口,取右下行。

13:41 山路底,有間難得一見百年以上古茅草屋,往左不遠處有戶林姓民宅,原以為無人居住,結果山友誤用其水源清洗,發生不愉快之憾事。


13:55 回到早上慶安宮接駁車停車處,隨後載司機回產道底北勢坑內福德宮取車。

 

20030907鷂婆山、南勢山、洗水山一日行

  1. 鷂婆山:二等三角點 NO.1123 標高 901 公尺 — 由苗栗大湖轉苗 61 線至小南勢左轉有指標往大興,至大興派出所取左行往清安方向,經過【玉竹園】的指標牌續行,於一反光鏡旁有【天然居】指標牌此為登山口。 2. 南勢山:三等三角點 NO.6631 標高 1...